全国
电话:0535-6730782
  • 微信公众平台
  • 个人求职客服
  • 企业招聘客服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热点 >崩溃如影随行,企业家必须有所顾忌

    崩溃如影随行,企业家必须有所顾忌

    时间:2010-02-09
    核心提示:王巍,美国福特姆大学经济学博士,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是一个特别缺少资本的国家,特别是缺少民间资本。除了国家资本,就是外来的资本,很少民间资本。中国急需培养民间资本,或者说是培养除了西方输入资本之外的市场资本。民间资本市场发展不起来的一个很

      王巍,美国福特姆大学经济学博士,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是一个特别缺少资本的国家,特别是缺少民间资本。除了国家资本,就是外来的资本,很少民间资本。中国急需培养民间资本,或者说是培养除了西方输入资本之外的市场资本。民间资本市场发展不起来的一个很大后果,是造成中国经济瘸一条腿,不能平衡。民营企业家这些人实际上在为中国创造民间资本,而民间资本正是中国健康平稳发展的基础。

      崩溃如影随行,企业家必须有所顾忌

     许多企业家一旦得势,就以为自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大,自恋,无所顾忌,其实,企业营运,危机四伏,稍有疏忽,崩溃瞬间发生。

     ●企业家之“芙蓉姐姐”。

     王巍:我在北京主持的一个论坛,严介和也参加了。我希望严比较一下他与同乡顾雏军有什么不同。他避而不答,反而自娱自乐地宣传自己的理念。他要改造国企,并提出一个新概念,称中国人自己管理的企业就叫“国企”。严介和的自信是好的,但过度自信就有问题了。他断言博士生一定不如大学生,认为所有书本上的商业理论没用。他不用正常逻辑说话,自我陶醉,自恋。很多人感到这只是一种娱乐,但是他自己却很激动。他在坛论上感谢我给他提供机会,使他发挥了新的东西,而且激励了全场观众。他一脸无辜的样子,真的非常可爱。许多人嘲笑他,其实在许多成功的企业家的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这种时刻的出现,都以为自己是天生奇才,感觉良好。

      要有只因碰上了好骰子的心态

     在中国,人人内心时常都在感慨,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刘邦和项羽看到秦始皇出巡,忿忿不平就想到“彼可取而代之”,黄巢起义的时候也恶狠狠地要“我花开时百花杀。”我们的企业家也常有这种心态,许多时候就显得无所顾忌。

     换一种心态或许能让我们平和一些。在西方是这样一种思维,一个人从穷到富,是聪明和努力的结果,是赶上了好机会。但从中产阶级到巨富,这一步就与你个人的聪明和努力没有很大关系。可以说是上帝掷骰子,一定有人会碰上了好点子。美国有2.4亿人,一定有个盖茨,一定有个巴菲特。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更聪明,更努力,更有关系,而是因为上帝的骰子正好赶上他们了,躲都躲都不开。我们应有这样一种心态:你能成为巨富,是有规律的事件,一定会发生,是不是你的,就要靠缘分。

      自信与过度自信

     一个企业自信是必要的,但是过度自信可能就有问题。所谓过度自信,是指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短处。你没办法确认你短处的时候,你的自信就会出问题。

     为什么有些企业家狂妄?因为他们的自信来自于钱,我比你有钱,我的企业比你的企业的资产总量大,所以说话口气就硬。在这里,钱代表了说话的地位,代表了话语里是否有真理,代表了成功的经验。如果我有1个亿,你有1000万的话,你肯定不如我。中国有一些企业家的视野,像一个发了小财的小农到城里逛了一圈,发现城里人不如自己有钱,就要把整个城市买下来。

     比较国外那些成熟的企业家,他们更多是以知识、远大的理想以及对事业的持久坚持力作为自信的基础。真正的自信是当企业面临危机、面临崩溃的时候,一个企业家是否表现出了坚定的意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出现危机以后,有的号称几十亿、上百亿的企业会瞬间崩溃。为什么?这个企业家没有信心,(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没有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钱没有了,企业也就没有了,这个人也就彻底地被扫除出历史舞台。

     许多企业家不是不知道靠负债撑起来的所谓资产并不踏实。一开始也心虚,但是不断编造各种故事讲给银行、社会听,慢慢就已经变成幻觉了,认为自己是真有钱,真正能控制几十个亿了。大部分企业家在实际财富上,别说比索罗斯,可能比很多普通人都不如。许多财富榜上的人负债几十个亿了,但是他还豪气十足,还是非常自信。

     ●股份?负债?

     王巍:我在中国也算是阅人无数,还真很少看到谁真正有钱。我举一个例子,北京有一个大型民营企业号称有30多亿净资产。跟我深谈了20多次,希望我去做总裁,最后到一个高级别墅里开整个集团合伙人会议,几个人非常激烈地讨论,然后跟我诚恳地谈,决定把企业12.5%的股份送给我。首先,我非常感动他们能这么看重我。然后我半开玩笑地说,我是搞财务顾问出身的,只是稍稍看了账本,就感觉你对我不太够朋友,凭什么让我在还没干活之前,先替你背12.5%的负债。大家都笑了,如释重负地结束了会议。

     怎样才能解决过度自信呢?尤其是那些性格比较夸张、比较外向的人,可能就比较难。有些时候,对某些比较容易过度自信的企业家来说,需要一些强制性的安排。比如说严介和,在很多具体的公司管理方面,你就用专家来治理,专家治理比你治理好,把权力放给专家。柳传志最后能够引退幕后,是因为他知道他的短处。可能精力不够用了,年纪毕竟大了嘛;可能对市场细节的敏感度不如年轻人了,你的反应不如年轻人了嘛。这个时候,放给别人,就是对自己短处的认识。并非表示柳传志没有自信了,反而是他自信的表现。

    要有“企业离崩溃只有18个月”的观念

     微软是世界上现金流最好的企业之一,账上少说也有上百亿美元的现金,也不乱投资。就是在这种财务状况下,比尔?盖茨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这个思维跟中国很多企业家的思维有点不一样。他看的不是纯粹的财务问题,他看的是更深层次的危机问题。比如说,一个深层次的技术革命发生后,18个月完全可以引起一个新的潮流,从而使消费者抛弃微软的产品。一个企业家应当经常自问,我的企业距离破产还剩几个月?当大家忙于企业管理的时候,危机隐患其实早存在于你的身边。

     ●过度自信引发的崩溃?

     范棣:香港金融风暴的时候,有一个香港的企业家很有名,被香港所有的老板追捧,是地产新星,《纽约时报》说他的房子是世界上最贵的房子。他有一次跟我见面,很诚心地请教我对香港地产未来走势的看法以及关于他企业的发展战略。他在问我的时候,他的公司资产是330亿,处于最顶峰。我说:如果我是你,我建议你将公司业务迅速转型,不做地产,做科技。我建议他将资产全部套现。虽然我简单地说了那些意见,但实际上我在之前做了很多的研究,但他并不知道我做了很多的研究。听了我的观点以后,他表现出很轻蔑的样子。他说,香港的地产不可能走下坡路,怎么可能走下坡路呢?他在香港二三十年打拼,香港是个风水宝地,地产大跌根本不可能。

     半年以后,他的公司价值由330亿变成60亿,因为地产资产价格狂跌。到了60亿的时候,我们还有过一次坐下来进行讨论。我还是建议他变卖剩余的地产业务与资产,转做科技。他还是坚持不做。最后,地产价格继续下跌,为了偿还债务,他不得不将整个公司清盘转让,几乎全军覆没。他330亿的公司价值,不到两年就全部没有了,烟消云散。我不认为他错在什么地方,他自信是很对的,在地产行业他显然比我有经验。但是,他的短处是,他对行业特殊情况的分析能力可能不如我。

      要知道企业的边界在哪里

     知道企业的边界在哪里就是要知道企业的止损点。止损点就是你必须罢手或者停止游戏的时刻。这个原则最重要的一点是: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如果向后看,你总想如何挽回过去的损失;向前看,最重要的就不是挽回损失,而是如何制止继续损失,因为损失的已经过去了。止损点原则的重要意义在于告诉人们,停止损失最重要的是不再计算过去已经损失了的东西。

      ●发现企业止损点

     范棣:1990年的时候,我在美国炒期货,拿了5000美元做本金,第一个星期赚了3000美元,第二个星期倒输了1000美元,第三个星期输了4000美元。不到一个月,5000美元全部输光。后来想捞回来,就把身上仅有的5000美元储蓄又扔了进去,一个星期内就赔光了。后来,又向朋友借了15000美金,想把赔掉的本金捞回来,结果三个星期内血本无归。一共输了25000美金。那个时候我还在读书,后来用了两年的时间才还掉了个人借款。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赌博也好,经营企业也罢,其实面临的风险以及降低风险的原则是很相似的,就是要懂得确定止损点。

     当一个企业处于极度危机或者崩溃边缘的时候,对一个企业家来说,最重要的原则是确定企业风险的止损点。也就是说,必须要清楚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停止试图挽回损失的所有努力,而集中精力向前看。在很多的企业危机案例中,我们看到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现象,就是很多企业家不愿意承认已经形成的失败,总是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手段、各种门路,试图挽回过去的损失,实际效果并不如愿,绝大多数情况下则是适得其反。

     ●小事越界酿成的崩溃

     范棣:我有一个朋友,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在银行的信用状况也非常好。在最近的一次宏观调控中,他有一笔贷款在续期的时候银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主要原因是主管贷款的那个行长是新来的,并不太了解情况,所以他提出了一些疑问,第一次审贷会未批准这个企业的贷款申请。本来通过银行正常渠道多花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个企业家心里很着急,摸不透银行是怎么回事,于是他就托人去做那个行长的工作,前后共有十几个人从不同的渠道跟那个行长说情。这一下子反倒使那个行长警觉了起来,内心非常反感,又搞不清企业这样做有什么背景,因而就坚决不同意这笔贷款,以致造成一个经营状况相当良好的企业莫名其妙地出现了资金断流的危机。其他银行也纷纷跟着对该企业紧缩贷款,把这个企业彻底推到了停产待工的边缘。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一个企业家必须懂得如何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停下来,让损失过去,不再继续纠缠在与历史的斗争中,让失败不再继续。

    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客服服务热线
    0535-6730782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2008-2022 烟台富美特信息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79号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