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电话:0535-6730782
  • 微信公众平台
  • 个人求职客服
  • 企业招聘客服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热点 >谁说玩物一定丧志? 手把手教你越玩越有钱

    谁说玩物一定丧志? 手把手教你越玩越有钱

    来源:三茅人力资源网 时间:2014-12-22
    核心提示:  当许多人把工作和玩乐、赚钱和享受截然对立看待时,有些玩家却已经把它们画上了等号,走上了越玩越有钱的潇洒人生路。  我
       当许多人把工作和玩乐、赚钱和享受截然对立看待时,有些玩家却已经把它们画上了等号,走上了越玩越有钱的潇洒人生路。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这首在十多年前风行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所描述的纠结心态,即使放在今天的职场人身上也一点不过时。一方面,当我们为了赚钱糊口而拼命工作时,就没有时间享受人生的各种乐趣;另一方面,当我们鼓起勇气大胆辞职留出大把时间去玩乐时,却又将陷入囊中羞涩而无法成行的囧途。时间与金钱的矛盾,工作与玩乐的纠结,汇聚在一起,让不少职场人产生了强烈的人格分裂:用痛苦的工作来拼命赚钱,再用赚到的钱去进行各种玩乐以消除工作的痛苦……
      玩乐=工作 享受=赚钱
      当大多数人依然终日游荡在这个摇摆不定的钟摆两端,认为工作是为了赚钱而辛苦地付出,而玩乐是用工作所赚到的钱享受各种乐趣,每周五天的忍耐只为了两天的玩乐时,却有一些人走出了一条化解矛盾的崭新道路,即将玩乐和工作合二为一,将兴趣和赚钱化成一体,实现了越玩越有钱的梦想,走出了一条别样的致富路。
      在本期《封面文章》中,我们就为大家讲述4个越玩越有钱的鲜活故事。无论是舞蹈玩家方俊、网游玩家李纯还是收藏玩家汪译男又或者是扑克玩家格雷格,虽然他们有的已经把玩乐当成职业,有的只是把玩乐当成兴趣,有的是误打误撞、歪打正着,有的则是通过经年累月的经验积淀而形成了附带的吸金效应,但最终都殊途同归,越玩越有钱!仔细品味他们的故事,或许会让你对工作和赚钱有焕然一新的认识。
      不过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实现越玩越有钱的梦想,也不是任何玩乐的事物都能越玩越有钱,如何巧妙地把握好兴趣的尺度,玩出味道、玩出门道、玩出钞票,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赚钱是门技术活,想要在玩乐中赚更多的钱更是一门需要极高天赋和技巧的技术活。在本组文章最后,我们将手把手教你如何越玩越有钱。
      懂得将兴趣与事业合二为一,善于在财富和精神间寻找平衡,深谙转型与“圈子”暗藏的衍生财富……舞蹈玩家方俊依靠精湛的舞技以及永远先人一步的“超前”眼光成就了自己丰满愉悦的幸福人生。
      “舞蹈玩家”方俊:跳着,学着,玩着
     
      自信,张扬,舞技精湛,充满才气。无论在台前或是幕后,方俊始终背负着他独有的专业与执着。从技惊《舞林大会》的艺术总监到坐镇《舞林争霸》的专业评审,总有人艳羡着方俊的一夜走红,感叹着他的名声鹊起。但只有方俊自己清楚,这样的成功绝非出自于偶然。在他关于舞蹈和财富的人生故事里,除了傲人的天赋之外,还浸润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汗水,饱含着一个艺术家追梦的执着,探索的勇气,冷静的思考,以及永远先人一步的超前与果敢。
      天赋+正能量=成功的第一步
      与成长在同时代的普通孩子相比,方俊在艺术领域的感知和领悟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早熟”。受家庭环境影响,小方俊从7岁起就已开始接触《绿岛小夜曲》这样的“靡靡之音”,到10岁已能自行钻研美学书籍,完成简单的素描与写生。或许正是方俊儿时的这种生活环境在他的骨子里注入了“小资”的血液,让他在仅仅10岁的年纪就建立起了自己最初的审美观并深深地喜爱上了绘画及舞蹈艺术。
      在人生最初的选择上,方俊曾将美术绘画定为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令人颇觉遗憾的是,当时专业成绩位列上海前三甲的方俊最终因为英文成绩未能完全达标而被迫放弃了攻读美院的规划。但难能可贵的是,不轻言放弃艺术的方俊并未因此落魄消沉,而是很快地将自己的生活重心重新调整聚焦到了自小同样热爱的社交舞领域。
      诚如方俊所言,“成功的第一件事是要有正能量”。“转行”后的他开始认真地学舞并参加比赛。“从最初的全上海单项第一,慢慢地比到全国舞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的对手竟然都是全国知名舞校和舞院的老师。”回忆起自己的学习经历,方俊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我似乎从第一分钟就跳职业组,并就拿下了全国第三,甚至从来没有觉得很困难。”毫无疑问,方俊在舞蹈方面是极具天赋的,因为热爱舞蹈,他每天跳上10几小时也从不曾觉得苦,不曾喊过累。而这份先天的傲人资质与后天未曾懈怠的勤奋成就了方俊在各大赛场与舞台上的屡获殊荣,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铺平了道路。
      物质+精神=获取平衡的要素
      在略有小成之后,舞技日臻娴熟的方俊不再满足于国内有限的资源,他渐渐萌生了前往“国标圣地”英国进一步学习提升、开阔眼界的念头。虽说当时英国的自费舞蹈学习非常昂贵,国内也尚无任何成熟的艺术经济模式可以给予支持或效仿,但踌躇满志的方俊还是下定决心出去闯一闯,看一看。
      但比想象中更为艰难的是,作为一个初到国外学舞的中国人,方俊在异乡一开始遭受到的完全是少有尊严的“替补”待遇。“因为是默默无名的中国人,我起初只能在各个著名的舞蹈教室蹲点,请求老师们在有人缺席的时候通知我去顶替上课,又或是跟着退役下来的老师学习”。但几个月后,争气的方俊靠着个人的努力与实打实的优异表现赢得了老师们的青睐,成功扭转了自己的“替补地位”。
      方俊说自己把跳舞看作是“对现代生活的一种向往、对精神生活的渴望”。而在他的眼中,人永远都需要在精神和物质中寻找平衡。他说:“就像人们用工作赚来的钱去消费娱乐看电影一样,在这个赚钱与学习的循环中,我将学习看作是玩的一部分,我找到了自己物质与精神的平衡,所以我不觉得特别苦,我让自己学得很开心,也在那个过程中打好了回国开设舞蹈教室所需要的各种基础。”
      超前+实力=创造潮流的能力
      在学成归国后的几年时间里,技艺更上一层楼的方俊除了“参赛选手”外又有了更多与舞蹈相关的职业身份,而经营与之相关的事业也已成为他创业版图中最重要的一块。有过经商经验的方俊明白,舞蹈是一项艺术,而经营艺术不能仅仅光靠对它的热爱,还需要超前的理念与实力作为支撑。
      事实上,从小便“超前”感知艺术,“超前”外出学舞的方俊做起“超前”的事业来也自然是得心应手,毫不马虎。方俊告诉记者,从2006年第一季《舞林大会》开始,每次做完节目后,他都会去世界各地观赏不同种类的“秀”,并从中学习和吸收灵感。方俊说这个习惯他一直保留至今,而在参与制作东方卫视最新推出的《舞林争霸》前,他更是专程赴BBC连续进修了两年,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及“超前”意识。“我这么想了,也这么做了”。
      财富是什么?时尚是什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对于方俊来说,它们的定义都离不开“超前”的眼光和理念。“因此我从不愿意去跟随潮流,我所追求的是创造潮流。即使你今天身无分文,但是只要你的理念超前,你就拥有财富。”方俊说。
      转型+圈子=可挖掘的衍生财富
      事实上,将兴趣与赚钱完美地结合还算不上“越玩越有钱”的最高境界,想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顶级“玩家”,还少不了在相关的市场与产业领域玩转附加资源,挖掘衍生财富。
      面对如今越来越低的培训准入门槛,方俊早已开始着手新一轮的品牌转型计划。除了最基础的各类舞蹈课程外,他计划将自己的品牌服务扩展至极具市场潜力的专业美体瘦身及少儿舞台艺术领域。此外,多年打拼和积累,也让方俊有了自己的“圈子”。在这个以舞蹈为原点的“圈子”里,轻松地找到除舞蹈外的其他赚钱方式对方俊来说也早已不是难事。他说“比如我提供咨询可以赚钱,客串主持可以赚钱,帮电视台制作晚会可以赚钱,上真人秀节目也可以赚钱……舞蹈是我的根本,但我还可以在它的周围找到许多潜在的资源与商机。”
      回顾自己多年与舞蹈密不可分的事业与生活,方俊说自己很幸福:“汇丰银行过去的老板曾是我的学生,他在跟我学舞的时候几次对我说,‘方俊,你很幸福。你玩着你自己热爱的东西,而且竟然还能赚到钱。’我同意他的观点。诚实地说,如果我不爱艺术和舞蹈,而只是将它们当作一件‘商品’去完成的话,那只能用这件‘商品’的售价来衡量我的幸福感。但事实上,我现在拥有的幸福感更为丰富,除了艺术和舞蹈带来的金钱上的幸福之外,我还收获了创造和享受它们的幸福感以及被承认的幸福感。要知道,事业是工作,爱好是‘上帝的召唤’。而我始终都在尽力将自己的工作变成‘上帝的召唤’。”
      记者点评:诚实地说,要将自身的舞蹈爱好发展成可盈利的品牌事业确实需要较高的天赋和机遇。方俊在舞蹈上的天赋或许不可复制,但其在发展兴趣与事业时所表现出的执着却是值得其他兴趣型玩家学习的。对于拥有一定艺术天分又立志以此为生的创业者来说,在将自身兴趣与事业合二为一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前沿信息,试着多换几个角度前瞻地思考和创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同时学会有意识地培养、挖掘以及善用身边“圈子”。如此一来,或许你也可以和方俊一样,不仅越玩越有钱,还能越玩越开心。
      从玩游戏还是学习、玩游戏还是工作的纠结,到游戏就是工作、玩乐等于赚钱的享受,李纯走出了一条非主流的80后新新人类的另类创富路。
      网游玩家李纯:游戏就是工作
     
      作为一个典型的80后屌丝兼宅男,李纯(化名)的学生时代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把大把的光阴献给了电子游戏。从任天堂红白机到任天堂GB,从世家MD到索尼PS,从PC单机游戏到如今独步天下的网络游戏,李纯用他整个青少年时代见证了电子游戏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飞速发展。如今在李纯的房间里,摆满了各种游戏人物手办、公仔,各种早些年收集的单机游戏光盘、攻略手册和网游点卡也堆满了一排书架。
      从“战神”到职业玩家
      刚到而立之年的李纯告诉记者,因为喜欢玩游戏,他读书时经常考试开红灯,每次家长会过后,更是少不了父亲棍棒伺候。然而在那个还没有网游的时代,李纯已经在当地几所学校的游戏圈中小有名气,无论是《红色警戒》、《帝国时代》还是《星际争霸》,凭借自己卓越的即时反应能力和敏捷的微操技巧而屡战屡胜,并获得了“战神”的美称。
      可惜由于贪玩,他最后没考上高中,但就在念中专的第二年,李纯第一次接触到了一个叫《石器时代》的网络游戏。这种全新的游戏模式不但让李纯大开眼界,每天放学后就直奔网吧,甚至还会和同学逃课去网吧玩游戏,直到晚上做梦都是游戏里打宝升级的场景……
      没多久,李纯又迷上了另一个当时大红大紫的网络游戏——《传奇》。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李纯上演了一出经典的“网瘾少年堕落记”,但也就是在玩《传奇》的时候,李纯开始接触到一群靠卖装备、卖账号赚钱的游戏达人,并在再三恳求之下,终于成为了一个叫“张哥”的带头大哥的手下,每天没日没夜地打装备练级,一个月也能赚到好几百、但直到一年后李纯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一直在打白工,卖装备赚到的大部分钱都被“张哥”给剥削了。
      很快,李纯中专混毕业了,学无所长的他在父母的安排下找到了一个仓库管理员的无聊工作,但这却给了他更多玩网游的时间和机会。从当年的《RO》、《奇迹》、《天堂》,到史上最成功的网游《魔兽世界》,都能看见李纯的身影,并成为游戏中呼风唤雨的厉害角色。就在这个过程中,李纯通过游戏代练和卖高等级游戏账号、游戏币,尤其是通过卖极品装备赚钱。最厉害的一次,李纯在《传奇》里打到过一把屠龙刀,被人花一万元买走了。
      就这样,李纯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里赚到的实实在在的人民币已超过了他微薄的工资,完全足够养活他。到了后来,他甚至还有余力养他的父母,于是他便起了辞职专心做一名职业玩家的念头。虽然这个想法最初受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因为他的父母始终无法接受职业玩家这个概念,认为这就是无所作为的待业青年,会遭人指点,脸上挂不住。“他们总是觉得你把玩游戏当成工作就是不务正业,总不能一辈子玩游戏,终究不是个事儿。”李纯说道,但久而久之,看到李纯在网游世界里的生意越来越像样,而且乐在其中,父母最终还是理解并尊重了儿子的意愿。从此,李纯成了一个标准“宅男”。
      2006年开始,李纯还组建了自己的游戏工作室,招募了几个小弟帮他打下手,开始每月都有比较稳定的数千元收入,有时运气好甚至一个月能赚好几万。
      职业玩家华丽升级
      由于在网游界小有名气,在游戏圈里一位朋友的推荐下,李纯的游戏才能引起了国内某知名网游公司的注意。通过面试,该公司认可了李纯的才能,并将他聘为公司的网络游戏测试员。“面试官说,我在玩游戏的时候,肯花心思通过官方公布的游戏资料进行严谨推算并得出最高效的游戏方式,并从中赚钱,说明我具有很强的理解能力、逻辑推算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确是玩游戏的料,他们公司很需要这样的人才来给他们设计的游戏寻找和修补可能破坏游戏平衡的BUG。”李纯骄傲地告诉记者。如今,李纯不但依然可以在工作之余通过玩游戏赚钱,还有一份月入过万的稳定工作。虽然这份收入与李纯之前做职业玩家赚的钱相比并不算多,但却从此扔掉了过去作为职业玩家给社会留下的“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等负面印象,也让过去因为儿子一直无“正当”职业而郁闷的李纯父母喜笑颜开。
      回首自己走过的这段越玩越有钱的游戏人生,李纯也并非毫无遗憾。尤其是在他入职网游公司后,越来越意识到学生时代因为玩游戏而荒废的学业的重要性,“如果当初能够多花点时间学习文化基础知识,我现在的发展空间可能会更大吧”。为此,李纯已经报了一个游戏设计专业的成人大专课程,希望能够尽快补上自己的学历短板。
      记者点评:长期以来,在一般人的观念里,网游和赚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概念,反倒和浪费金钱、拖累学业等概念挂在一起。把玩游戏这种娱乐行为和赚钱甚至职业混为一谈,实属玩物丧志。然而对于学业不佳、职场失意,在传统世俗眼光里是个彻底的Loser(失败者)的李纯却抓住了自己玩游戏的天赋并通过后天的不懈努力,将之发展成了越来越赚钱的工作,并最终把这一兴趣转化为正式的高薪职业。这一步步走来,虽然看似惊险巧合,却又有合理的内在逻辑,即李纯对游戏的痴迷和与生俱来的玩游戏的天赋,给了他将兴趣转化为职业、将游戏转化为金钱提供了可能。然而话说回来,李纯越玩越有钱的道路却并不值得后来人完全照搬,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不值得荒废学业作为代价,这样的代价实在是太高了。
      因为想玩、爱玩,才能玩得好,玩出更多的钱了。“挣钱是个副产品。”汪译男十分认真地说,“真正成功的都是那些想着要去做好这件事的人,而不是想挣钱的人。”
      收藏玩家汪译男:挣钱是个副产品
     
      上海电视台知名主持人汪译男可算是一个艺术收藏的“沉迷玩家”。说到“玩”,就能感觉到他身上仿佛到处都是劲道。“收藏我玩儿的东西可多了。”译男笑着告诉记者,“每天没花那么点时间在‘玩’上,就浑身难受。”
      一切源于爱玩
      想要玩好收藏可不容易,因为想玩、爱玩,才能玩得好,最后挣钱了。“但是挣钱是个副产品。”译男十分认真地说道,“真正成功的都是那些想着要去做这件事、做好这件事的人,而不是想通过这件事挣钱的人。”
      从很小的时候,译男就对艺术品收藏情有独钟。“我爷爷当时在上海邮政总局工作,十分喜爱邮票,家里整版整版地收了许许多多,文革之后依然留下了不少。”于是译男也跟着有了集邮这一爱好,觉得这样一套套、一版版地收集齐了特别有意思。
      工作以后,译男又迷上了收集变形金刚。“我们那个时候很多人像我这样,现在回头看看,属于典型的‘报复性收藏’。”什么叫报复性收藏?译男颇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就是上学的时候很想要,但父母不让买。于是下决心,上了班我就全给它买了!”别看当时的译男显得多么不理性,但当若干年后他觉得自己该从这些塑料制品中“毕业”时,一次性全部出手的变形金刚藏品依然让他连本带利赚回了不少。
      什么时候该玩了?
      有时候我们总会问,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玩了?译男很不以为然地说,什么时候都应该开始玩!赚钱是为了花钱,是为了能好好地玩乐,是一种通过工作、学习去换取的过程。怎么能够在换取的过程中忘了自己本来目的呢?“每个人都需要足够的玩乐时间,有些人可能是辛勤工作5天,玩乐2天;又或者是辛勤工作半年,一次性扔下所有事务度假十几天。”汪译男摇摇头接着说道,“但我不行,比如我每天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那一定是要有剩下的8小时是在玩的。一天不玩我就该生病了。”
      译男很快又迷上了收藏紫砂壶,如今也有了六七年时间。“喜欢上紫砂是因为我爱喝茶,外公也是个老茶客,留下了不少他收的茶壶。”译男告诉记者,因为自己在收藏上这样那样的喜好,也就渐渐开始有目的性地为了“玩”而攒钱。由于对紫砂壶的无比喜爱,译男越玩越觉得精进了、有收获了。按他的话来说,真正爱玩的、想玩的人,如果没能玩出一点名堂来,那要么是钻得还不够,要么就是贪欲太甚。“玩着玩着,就会觉得手上的东西不好看了、不喜欢了。又看到一个更好的,想要。于是把手上的出掉,去买新的。”译男介绍说,“结果换手的时候呢就发现,赚钱了。出手的东西比买的时候升值了不少。”
      怎么才能玩得好
      但是如今的收藏市场,也有更多形形色色的人都没能玩在道上。“有些特别有钱、工作上特别能赚钱的人,也是一辈子都在玩赝品、玩不对的东西。”译男不无感慨地说道。
      可以说,如今的收藏市场充斥着各类赝品、假货,相对应的也有无数蜂拥进入的投机客、逐利分子。“在这个市场,确实有些人是靠高换手率来挣钱的,但时间长了,总是要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译男有些语重心长地说,“其实市场的乱象很大程度是藏家们的不负责任造成的。”
      有些人买了一批东西就扔在那不看了;有些人则只关注藏品某个单一的点,比如作者名号、材质好坏;有些人呢,永远在等待那个出手的“最佳时机”。可以说,这样林林总总的“玩家”几乎都是很难“玩”好的一批人。于是不正常的市场阻碍了正常的艺术品发展。几经周折,最后发现冲进艺术品市场仿佛像是又冲进了另一个“股市”。
      “还是那句话,不能想着去赚钱,在艺术品收藏领域尤其如此。”译男摆摆手说,“只要你爱玩、想着要玩好,就没有玩不好的道理。”只要玩进去了,即使挑不到100件里面最顶尖的那件,那挑的也一定是前三、前五的佳品,又怎么会有亏本的事呢?
      玩对的东西、跟对的人
      当然,想要更快更好地找到收藏的门道,找对合适的人,跟着他一起看一起玩,学到他的眼光,这也是很重要的。除了紫砂壶之外,译男还对沉香、竹扇等各类文玩都下了不少的功夫。在他口中说来,一路上也确实遇到了不少这样那样的“神人”。
      “玩对的东西,也要跟对的人。”译男回忆说,自己最初刚入门紫砂壶不久的时候,在古玩城遇到一个开紫砂壶店的老板。初看之下,很普通的一个毛头小伙子。没想到,译男越聊越觉得他眼光独到、学问不俗,而且为人也很实在。
      一次偶然的机会,译男在这家店里看到一把茶壶,一下子就迷上了。“当时真是,怎么看怎么喜欢。”译男说着就有些神往。可是论起这作者的名头呢,却着实很一般,与老板的开价不符。译男就问,为何这么贵?老板想了想说,东西实在好啊,而且别处没有。说着又跟译男聊了很久,一起讨论这把茶壶。“我思忖再三,实在喜欢,就一咬牙买了下来。”译男笑着说,“当时多少人跟我说,这茶壶卖这种价格,你有病吧?我愣头愣脑地说,真是看着喜欢,就买了呗。”结果谁也没想到,甚至连那个老板也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年,那把茶壶作者的另一件作品却在一场拍卖会上拍了个天价,很快成了非常著名的名家。
      “除了紫砂我还特别迷沉香,那味道真是无可替代,让人回忆起一切美好的东西。”译男说得一脸陶醉,“于是我收集各种各样不同的香、不同的摆件、不同的味道,一样样闻,乐在其中。”然而,要玩对东西,现在的市场发展却显得有些不均衡。译男介绍说,如今人们往往追捧某个名家、某个名贵材料、某个著名产地,却没有新的好东西出现。市场上普遍认为,新的东西没有老的东西值钱、单纯昂贵的材料质地超越了作者赋予的“人的力量”。
      记者点评:回头来看,译男可以说打从一开始就不是奔着赚钱去的,也压根儿没有什么“如何越玩越有钱”这样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传授。不过,译男的经历和心得却恰恰体现出了不少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特点,以及要玩好这些门道的必备条件。对于真正玩得乐在其中的人来说,玩才是他们的第一要务。所以他们才能玩得比别人好、玩出价值来,玩得越来越有钱。兴趣是人生的第一动力,如何巧妙地把握好自己的兴趣,玩出味道、玩出门道来,那么挣钱就只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副产品。
      奥斯卡最佳影片《雨人》讲的是患自闭症的雷蒙凭着惊人的记忆力靠赌牌赢了一大笔钱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美国也有一个叫格雷格的年轻人,依靠赢得扑克牌大赛冠军而一夜成为百万富翁。
      扑克玩家格雷格:从瘾君子到百万富翁
      文 本刊特约记者/乔 磊 记者/邢 力
      奥斯卡最佳影片《雨人》叙述的是一对兄弟在赌场赚钱的故事。为了争夺父亲留下的300万美元遗产,弟弟查理私自把傻乎乎的患有自闭症的哥哥雷蒙带离疗养院,以争取得到对雷蒙的监护权。在旅途上,查理发现这个低能的哥哥记忆力惊人,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查理便带他去赌城拉斯维加斯,雷蒙凭着惊人的记忆力靠赌牌赢了一大笔钱……
      不疯魔 不成佛
      在现实生活中,美国就有这么一个人叫格雷格,今年只有25岁,但去年他赢得扑克牌大赛的冠军,成为年轻的百万富翁。格雷格也算得上个天才人物,对扑克牌赌博情有独钟,他和扑克结下不解之缘,历经曲曲弯弯的人生磨练。父母最初并不同意格雷格靠玩扑克牌来维系一生,但最后还是以理解支持了儿子的心愿。格雷格与《雨人》中雷蒙不同,丝毫没有傻乎乎的味。但两人也有相同之处,智商集中在某一项特长中。
      2012年,世界德州扑克锦标赛在赌城拉斯维加斯举行,经过将近12个小时的鏖战后,24岁的美国专业扑克手格雷格?莫森最终获得冠军,赢得853万美元大奖。而美联社的大字标题更为传神:这个男人,是疯子!事实上格雷格?莫森不是疯子,但却疯狂地喜爱玩扑克牌,正所谓“不疯魔,不成佛”,他的一生差点毁在了扑克牌上,但扑克牌也让他找回了真正的人生。尽管在大部分人眼里,德州扑克只是一种游戏,沉迷其中容易玩物丧志,但格雷格?莫森却能够以此为生,在游戏中赚大钱,玩的是心跳,玩的是智慧,因此他把自己称作是“网络概率专家”。
      格雷格?莫森的父亲斯坦?莫森对于儿子选择玩扑克牌为生的道路最初很难接受。作为父母总是期待儿女长大后能出人头地,选择医生、律师这样既有钱又体面的职业才是正道。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他意识到,只要孩子快乐、对自己的选择感到满意,这应是父母感到高兴的事。
      曾经艰难走出吸毒阴影
      在高中时代,格雷格在电视上看到扑克牌比赛后便对此着了迷。格雷格高中的学习成绩非常好,是一个全A的学生,按照常理,他可以进入名牌大学,然后找到高级白领工作,一辈子风风光光地过日子。但扑克牌最初却把格雷格引向了另外一条道路,而这条路几乎断送了他的前程。格雷格在网上扑克牌游戏帐户里放入了100美元,他虽然还没成年,但这在美国是合法的。进入马里兰大学,格雷格仍痴迷于玩扑克牌,而且在网上不断赢钱。这时,格雷格开始对毒品有兴趣,最初是吸食大麻,然后是可卡因,玩扑克牌赚的钱几乎都用来买了毒品。从一周吸毒2次到一周吸毒4、5次,后来逐步升级,一天来上一次,高潮时要一个小时来一次,在两节课之间也忍不住要吸吸可卡因。当上瘾君子自然要付出代价,他在大学基本上每门课都不及格。
      格雷格向父母隐瞒自己吸毒的劣迹,继续玩扑克牌赚钱来满足吸食毒品的渴求。在大学读了一年多一点,格雷格干脆退学,四处流浪,但有一点不忘,就是在网上玩扑克牌赌博。虽然玩扑克牌能赚到钱,但购买毒品花销很大,格雷格积攒的钱直线下滑。格雷格意识到,如果不摆脱毒品,要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扑克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戒毒,格雷格进入戒毒所,经过痛苦的挣扎,格雷格终于向毒品告别,而一个世界级的扑克高手也开始诞生。
      先天高智商 后天勤训练
      德州扑克是一种技巧性非常强的扑克游戏,有一定运气成分,但玩家之间主要还是要靠斗智力、耍手腕、动脑筋。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德州扑克玩家,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攻守策略,还要能认清对手的各种玩牌伎俩,根据不同的对手,采取不同的策略。玩德州扑克就像进行一场马拉松比赛,谁更有耐心,技术水平更高才会赢。格雷格?莫森是在上大学时才接触德州扑克玩法的,而在那一瞬间格雷格似乎意识到:自己这辈子就是为扑克而生的。起初的几年时间,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他并不是很成功,于是他又到专业院校学习了玩扑克的技巧。经过刻苦的训练后,终于走上了专业扑克手的漫长道路。格雷格的智商很高,而且对玩扑克牌痴迷到几近疯狂的地步,他的执着和毅力使他能够更适应德州扑克这种智力较量。
      即使赢得了853万美元的大奖,格雷格也不想归隐山林。他对自己2013年的期待是继续努力成为更好的职业扑克手。格雷格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德州扑克史上最勤奋努力的传奇人物,希望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扑克手,这不仅仅是在主要大赛上赢得第一、赚大钱的事。格雷格说,扑克牌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成为扑克之王是我的梦想,为此我不会放弃每一天的努力。
      扑克高手的前车之鉴
      不过格雷格的成功只是少数,生活中更多的是沉迷扑克而玩物丧志的案例。比如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前市长欧康纳就特别喜欢扑克电玩,天赋加上运气,使她在2000至2009年间累计赢得10亿美元。然而欲壑难填,玩上瘾的欧康纳却刹不住车,最后净输1300万美元,不仅自身倾家荡产,还因挪用非营利基金会200万美元而遭到联邦法院起诉。
      根据调查资料,现年66岁的欧康纳着迷于扑克,经常一打就好几个钟头。1994年丈夫彼德森和一些好友及多位亲人去世后,欧康纳极度悲伤,便在赌桌上寻求发泄。2008年时,欧康纳由于积欠赌场巨额赌债,财务陷入困境。她耗尽所有储蓄,卖掉多处房地产,还拿自己的住宅去做贷款,把所有的钱都拿去赌。最后,欧康纳孤注一掷甚至挪用亡夫所设基金会的钱。法院记录显示,她在2008年及2009年从基金会共提出200万美元,汇入个人账户,因而遭到起诉。2011年,欧康纳切除脑瘤,现已中风。玩扑克给她的人生带来的真可谓是一场灾难。
      记者点评:与前几位国内玩家相比,美国扑克玩家格雷格和欧康纳的人生境遇更加跌宕起伏,更具戏剧性。两人虽然都同样酷爱扑克,但走上的道路和最终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前者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扑克手,前途一片光明;后者却难以把握好兴趣和赌博之间的界限而成为职业赌徒,最终倾家荡产,身败名裂。由此可见,将扑克或其他任何具有赌博或者运气成分的游戏当成赚钱的事业,不但需要有杰出的游戏天赋,后天刻苦的训练,更要有成熟的博弈心态,能把握好有限的牌技和无限的贪欲之间的平衡,高智商和高情商缺一不可,这样才能实现在享受游戏的过程中不断赚钱的梦想。否则,很容易走上玩物丧志、成为赌徒的不归路。
      看了以上这些故事,你是不是也兴奋不已、跃跃欲试,想赶快尝试一下越玩越有钱了呢?且慢,想要实现越玩越有钱的梦想,还要跨过不少刚性的门槛哦。
      手把手教你越玩越有钱
     
      你也想越玩越有钱吗?但很抱歉地告诉你,并不是你喜欢玩什么东西就能顺利走上这条越玩越有钱的阳光大道。事实上,在这个星球上,大部分人并不具备越玩越有钱的条件。
      越玩越有钱N大必备条件
      爱迪生曾有名言:“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老师们曾以此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但爱迪生这话只说了一半,后半句是:“但如果没有那1%的灵感,再多的汗水也无济于事。”因此正确的解读应该是:不管任何领域,想要出类拔萃,后天的勤奋努力必不可少,但先天的天赋才能更加重要。假如你喜欢唱歌,想成为酒吧驻唱歌手赚钱,你首先就得有一副适合唱歌的好嗓子,否则你只有花钱去KTV唱歌的命;假如你喜欢跳舞,想像方俊那样开舞蹈学校成为舞林教头,骨骼、身体柔韧性、节奏感等硬件指标缺一不可。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王力宏还是李云迪,不管是姚明还是孙杨,这样的人才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更极端的情况是,假如你喜欢麻将、德州扑克、桥牌等各种棋牌类游戏,想要越玩越有钱,不但要像格雷格那样有罕见的游戏天赋,更要有沉稳的心态以及一点点小运气,所以天赋和勤奋是越玩越有钱必不可少的两个基本条件。
      此外,想要越玩越有钱往往还需要经历一段专业技能培训。无论是好嗓子还是好身材都需要通过专业培训才能将其潜能发挥出来。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旅游当成最大的兴趣,有些人就通过给网站写旅游攻略、给旅游杂志撰稿、出售旅途中拍下的风景照等手段赚钱,但这就需要具备过硬的写作、摄影、外语等特长。级别更高的驴友则可以晋升为专业受聘的旅游体验师,结果可能不但旅游不花钱,还能以此赚钱。但这需要你拥有强健的体魄、出色的方向感、野外生存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世界各地文化知识的积淀甚至登山、潜水等专业能力,而同时具备这些能力的人,恐怕并不多。
      不是什么都能玩
      这里还有两点需要特别提醒。第一,对于普通人来说,唐骏(微博)的成功你甭想复制,格雷格的成功同样很难复制。因为像扑克这样带有赌博特质的游戏,除了天赋和努力这些自身因素外,还存在运气这种不可控的因素。一旦沉迷其中,无法自控,结果可能反而玩物丧志,越玩钱越少!相比之下,像彩票、赌石、赌马、赌球等运气成分比技巧成分更多的游戏,则完全不适合作为越玩越有钱的兴趣方向,因为在这些领域,输钱是大概率事件。如果一意孤行,执迷不悟,最终结果只能是倾家荡产乃至欠一屁股债。
      第二,对于各种收藏升值型的兴趣爱好,都存在一个投资成本的问题。无论是名表、葡萄酒还是沉香、红木家具,都难免会遇到赝品、次品以及市场波动带来的投资风险,哪怕看似简单的变形金刚玩具的收藏,同样存在产地、做工、品种、是否限量、是否全套等各种可能影响收藏价值的因素。只有那些有时间、有资金并且真正喜爱这种收藏品的玩家,才有可能在享受收藏乐趣的同时实现越玩越有钱的梦想。有时间、有钱、爱玩,缺一不可。
      另一种形态:做喜欢的工作也是玩
      假如你不具备辞职做一个职业型玩家的勇气和能力,也不具备一个兴趣型玩家的眼光和财力,也不用郁闷。因为在职场中,你同样可以选择那份给你带来最大满足感和快感的工作。
      职业专家分析指出,随着90后求职者逐渐涌入就业市场,好工作的标准已从过去单纯追求物质成功,逐步转向“工作是否幸福、生活是否快乐、能否相互尊重”等多元化格局。在90后的眼中,除了薪水这一基本职场诉求之外,他们更看重的是能否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工作能否给自己带来兴奋感和快乐感。一个成熟且更具发展潜力的求职心态应该是:找工作看兴趣,开心工作最重要。因为只有当一个人工作时乐在其中,他才能更出色地完成这份工作,也会主动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久而久之,就为他打开了一扇更广阔的跳槽加薪和升职加薪的大门。如果把工作也看成是一种能带来快乐的游戏,最终你一样能实现越玩越有钱的梦想!
      正如对于一个喜爱写作的人来说,做编辑记者不但是一种可以赚钱的工作,码字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对于一个喜爱孩子的人来说,做一名幼师不但能够受人尊敬并获得体面的工资,还能在终日与孩子的接触中始终保持一颗快乐的童心;对于一个喜爱宠物的人来说,开一家宠物便利店不但是一门生意,整天和喜爱的狗狗在一起更有一种难以言表的乐趣;对于一个技术控来说,当看到自己编写的程序被许多人使用时,那种强烈的成就感不言而喻……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无论是舞蹈、网游、收藏、扑克还是其他任何好玩的事,只要你玩得够深刻,玩得够执着,玩得够本事,相信你最终都能在其中发掘出越玩越有钱的玄机所在!
     
    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客服服务热线
    0535-6730782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2008-2022 烟台富美特信息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79号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