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电话:0535-6730782
  • 微信公众平台
  • 个人求职客服
  • 企业招聘客服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热点 >食品留学生的故事

    食品留学生的故事

    来源:食品人才中心 时间:2020-11-13
    核心提示:食品人的回忆录
     
      写在前面的话:
      国庆节前,一位好友约我出来吃饭,一来是叙叙旧,二来是为他的产品出口美国向我咨询点建议。电话里我就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咨询我可不敢当,大家互相发表看法,谈自己之所长。这位好友做饮料,是个半路出家的食品人,最近弄出了几款冲调饮品,也考察了几次美国市场,遂决心去美国做。
      聚会的都是些老朋友,大家许久未见,有媒体人,有国企金融工作者,有ZF职员,还有两位全球top10食品企业的区域代表,席间大家相谈甚欢,不管聊起什么,对“吃”这个问题却有着不约而同的共鸣,从自然生长之物聊到美国的《食品工厂》,从食品安全问题谈到各自对某一食品的点评。刹那间,我脑中思绪万千,虽然离开食品这个行业快3年了,可是谈到一些专业问题的时候,我的潜意识里却有着对食品行业的一种莫名的感情。
      foodmate帮我走进了食品行业,如今离开,也想在这里留点什么。就当是个回忆录吧,曾经在食品论坛索取了好多知识,现把自己这些年的经历留在这里作为回报。
      
      看了一下自己的注册时间,2008年11月,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了十年前。那一年,我刚上大学,对于为什么选择食品专业,其实到现在为止我都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理由来解释。但是穿上白大褂,进入到实验室的那一刻,却难掩自己的兴奋与激动,当时觉得自己简直是酷毙了。
      实验归实验,考试却还是理论答题,面对那厚厚的全英文教科书,感觉自己想死的心都有了。还记得那是食品理化的课程,除了要记住一堆英文专业词汇,还要掌握理化检测方面的知识,与食品论坛的结缘也是从那时开始的。反正知识都是相通的,只是语言不同罢了。于是每次课后,我都对照当天讲的知识来论坛查找相应资料,记中文比记英文顺畅多了,学起来也有劲儿了,至少不想死了。可是考试还是英文答题,瞬间又万念俱灰。呵呵,就是在这样跌宕起伏的心态下,在论坛资料的帮助下,走过了一堂又一堂食品专业课。
      之前说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哪根筋搭错了,竟然选了食品专业,可是食品专业有什么不好呢?我说不出来;有什么好呢,我也不知道。反正在选专业这个问题上,父母完全没有给我指导性建议,全靠自己,既然选了,就安心的努力学习吧。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是食品专业的第一位留学生。当我入学前得知这一消息时,孤独感啊,寂寞感啊,一时想要放弃重新选专业,可是转念一想,这未必是坏事。恰巧当时正在看一部关于中国留学生史的纪录片,讲述了清政府向美国派出首批留美幼童的故事。对我来说,这亦是一次挑战,我喜欢挑战。
      开学第一天去报到,教授点名,怎么都拼不对我的名字,于是让我站起来跟大家打招呼。我羞涩的站起来说我来自中国,是食品专业的留学生,balabala。。。因为学校为大一大二的低年级学生准备了大量的选修课,不管你是什么专业,你可以去申请别的专业的选修课程,而我也为了凑学分,申请了很多这样的课,于是,长达一年的课前自我介绍就这样开始了。慢慢的我才了解,不光是食品专业,就是整个自然科学学院、理学院、工学院,中国留学生都是屈指可数的,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是过来读个经济、贸易、旅游、文学之类。商学院和文学院的中国人扎堆,而我只能跟当地人一起玩一起学习,也促进我加快融入到这个圈子,口语能力也是进步飞快。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让我兴奋,那就是食品专业的美女多啊!其实这是一个男女比例失调的专业,因为国外没有班级的概念,以入学年份作为一个整体,我们这一级,女生数量大概是男生的,咳咳,,, 做实验时,基本上是4-5人一组,这时我才发现我在姑娘们中是多么吃香,因为脏活累活都是男生干。每组里得一男生,如获至宝。
      其实我们学院的男女比例也没有那么夸张,不过确实是妹子多。曾经也在小木虫论坛混过,了解到国内的食品院校也是女多男少。大概是因为这个专业是理工系里面比较少用到数学的缘故吧,也可能是因为美食的诱惑(重点说明:食品专业不是厨师专业)。
      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有苦有甜。大一大二的时候基本都是选修课和专业的基础课,而我总是申请一些跟专业不相关的课程,比如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旅游开发学等相关的课程,也算是为自己开拓一下眼界吧。由于课程不算太紧,而且这些教育课程比较容易理解,应付起来也还算轻松,所以我有大把的时间让自己尽快融入到异国的生活。
      给大家插播一条小故事,有一次我自己去逛当地的传统市场,就是类似于咱们的大集,看上了一个双肩包,但是老板要价太高,感觉要宰我的意思。看到包的标签上还写着“MADE IN CHINA”,于是我就蹲下来用蹩脚的口语开始跟老板讨价还价(也正是一次又一次这样厚脸皮的练习,教授都夸我语言进步很快),东扯扯西扯扯,从中国制造聊到两国文化差异,足足跟老板侃了快两个钟头,最后老板也让步了,我以很满意的价格拿走了双肩包。老板还给我介绍了附近的好吃的饭店,实惠的商店,告诉我在哪家买什么东西最划算。
      语言能力慢慢地提高了,当地的生活也适应了,大二上学期我就开始打工。食品专业嘛,当然是要找食品相关的工作了。在朋友的介绍下,我找到了一家食品加工厂做操作工。在这里先说一下,其实像这样的打工是不被允许的,如果被举报或被法务部门抓到,学校也会受处罚的,可是谁会举报呢,老板巴不得工人都是中国人或东南亚人,因为这些国家的人干活不怕脏不怕累,工资给的还低。只有**人才会去举报,也让我看到了一些阴暗面,所以从那以后,凡是各论坛留言“**人只会窝里斗”的评论,我都会点个赞并且深有体会的呵呵一笑。
      说多了,接着聊在食品厂打工的经历。这是一家做点心的食品企业,给一家大公司做代工,主产品在国内的超市都可买到,具体我就不说了哈。由于白天上课,所以我是夜班工作。虽然我们都是临时工,但是工厂提供的福利还是不错的,晚上7点到了工厂,先去食堂吃饭,然后开工,夜里12点工厂会提供牛奶面包等加餐,早上6点半下班的时候,又会提供一顿早饭,班车接送,不定期还会发些福利,虽然只是些沐浴用品、生活用品等东西。
      而我的工作也很简单,就是调馅儿料,其它工人把蒸煮好的红豆用托盘运到我这里,然后我把它倒进搅拌罐,按照厂里给的配方,添加其它的辅料、添加剂等,可能我的工作最简单吧,只要控制好时间和温度就可以了。不忙的时候,也会去帮助其它工友。第一次在食品工厂打工,还是挺兴奋的,也让我明白了,噢~ 原来超市里的食品是这样生产出来的。在家里和面、调馅儿、包饺子的过程,在工厂里用机器和流水线来完成,原来如此~ 打工的经历,也帮助我在以后食品加工这门课上对各种工艺有了比其它同学更快的理解。
      现在回想起来,对大一大二的回忆都是这些满满的幸福和快乐。转眼间,到了大三,专业课突然增多,让我有点措手不及,玩了两年,现在该以泪洗面度日了。幽暗的路灯,呼啸的冷风,那条通往学校侧门的小路,带给我了更多的苦与乐。
      大三刚开学不久,系里组织了一次综合性考试,试题都是前两年学的一些专业基础课的内容。虽然考试时有点懵,好多内容回忆不起来,但我也没太当回事,一周后的某天去上专业课,看到公告栏前围了好多学生,一向不爱凑热闹的我径直走向了教室,打算等课间人少了再过来看看张贴的什么通知。课上收到助教的短信,让我先去办公室填写一张新学期的外国留学生登记表,他着急上报学校。于是我就出了教室走向办公室,经过公告栏时我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先看一眼那份通知。随即转过头走到公告栏前,啊!原来是上次综合考试的成绩排名公示,我从开始一个个的名字找去,读了两行,还没看到自己的名字,不由得开始心慌了,直到快接近末尾的时候才看到我的名字,由于没有具体成绩,我也不知道考了多少分,但我的名字出现在系里的后30%。我呆呆的站在原地不动,也说不出自己是什么感受,总之那一刻的心情简直是糟糕透了。去办公室填完表回来后,也没心情上课。虽然考的不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是当它真正发生了的时候还是无法让自己接受。
      回家的路上接到学姐的电话。这位学姐是我在申请专业课时认识的,当她知道我是食品专业第一个外国学生的时候对我也很热情,时不时问我有没有学习上的困难,因为当时她在申请美国的研究生,我也不好意思总打扰她。电话里她并没有表示对我的失望,鼓励我说系里就我一个外国人,本来就会有孤独感,再加上专业课的难度,她能理解我这次考的不好。但是让我要更加努力,因为努力了才不会后悔自己选择的路。
      我现在都记得很清楚,那天晚上我吃完饭后自己一个人在屋里听了一夜的歌,我也不知道电脑里播放的是什么,甚至都没感觉到塞在耳朵里的耳机;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甚至有种自己悬在空中的感觉。从那天起,室友觉得我好像变了。
      10月过后,天气开始渐渐转冷。校园里的人也渐渐少了,大家都躲到自习室、咖啡厅等地看书、聊天。每天依旧是上课,只是晚上的时间我不再去打工了。在校食堂吃完饭后,我先去图书馆占个位,然后到操场上跑一两圈,待身体发热后我就回到图书馆,开始复习今天学过内容,如果不是太累,我就开始看以前的内容,从头开始温习一遍,几乎每天都要学习到凌晨12点左右。
      有次中午在校园散步,发现体育馆旁边有条小路,不时的有人走过,我就溜达过去了,发现这条小路竟然可以通向校外,于是放学后我就试着从这里走了一次,没想到从这出去到我的公寓比走正门节省了差不多有15分钟吧。对我来说真是个天大的惊喜,有了这个发现后,我晚饭不再去学校食堂吃了,可以回去自己做点吃,既能吃的好,省钱,来回学校还省了不少时间。每天放学后,回家做饭吃饭,然后再回图书馆学习,就这样重复着。萧瑟的北风,昏暗的路灯,幽幽的小路,伴着月光,我走过数不清的夜晚。现在想起来,那段时光充满了孤独,回忆起来确实幸福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成绩提高了很多,甚至长达3个小时的毕业综合考试,我的成绩也进入了前10%。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也算找到了一些学习规律和方法,至少现在不担心考试了。转眼间就到了大四,回头看看自己走过路,时间过得真是好快!刚下飞机的那一幕仿佛就在昨天。
      大四是个忙碌的学期,不但身体忙,脑子忙,心也忙。很多现实的问题不得不面临,毕业设计怎么做?毕业考试怎么办?毕业答辩又该怎么弄?毕业后的问题呢,是留是归是再出发?想着想着,感觉头都要炸了。
      大三的一年都在重复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跟朋友聚会的次数也少了,觉的生活还有些凄凉。进入到大四,虽然忙,但是跟朋友们之间相聚的次数却明显多了起来,也许是毕业季在潜意识里驱动着大家增进感情,这种感觉真好,我的存在感又回来了哈。
      大四下学期的几个月都是在为毕业而忙碌。食品专业毕业需要经历三座大山:毕业作品、毕业答辩和毕业考试。
      毕业作品是组任务,每组3到4个毕业生,大家合作完成一项作品。我们组经过调查,决定研发一款既可以当零食又能提供能量补充的食品(哎,好像零食都兼具这两种功能~)。我们组4个人,一个负责写产品的市场调研,一个负责记录过程,一个整理PPT,而我负责采购和物品准备,做实验的时候当然是我们一起做。实验室对我们毕业生是开放的,只要其他年级的学生没有实验课,我们就可以申请使用,需要什么试剂、仪器、设备都可以向助教申请,采购的食材、调味料、包装物等等我都留好了发票,系里最后统一给报销。这些就是我的工作。我们不需要做出什么惊人的产品,只是模拟一个过程而已,当然了,如果产品有创意,赢得大家高度评价,也会给这个小组加分的。平时大家都是电话或MSN(那时候还流行这个)联系,共享一些资料、素材,如果需要做实验了,就约在一起去实验室。因为是尝试着做一个新产品,失败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碰到跟其他组同时做实验的话,搞到晚上九点十点回去都很正常。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在毕业前一个月的某天迎来了作品展示日。过程也相当有意思,在报告厅的第一排摆上桌子,上面放着我们做好的产品供大家试吃,教授和学生坐在席位上,每组派出一个人在讲堂上发表PPT,包括前期调查、想法成型、材料准备、实验过程、以及对该产品的评价等一系列内容,做演讲的时候大家可以随时下来试吃。说了这么多,还没告诉大家我们组做的什么产品。最终的产品是我们把鸡蛋成型,除去蛋黄部分,然后把调制的鸡肉蔬菜馅料填充进去,再微微熏制,增加食欲感,最后抽真空包装。当时看来,想法真的挺多的,也觉的完成这一系列任务是项大工程,现在回想起来,还真不知道怎么给这个产品进行定位,呵呵,不过味道还是不错的。
      再来说说毕业答辩环节。教授给定了10个方向,然后大家自选主题,回去查资料写论文,最后以presentation的形式答辩。我选择的方向是食品安全,写的题目是关于辐照食品的。我是那种不到deadline不紧张的人,前面也说过,平时不学习,看到自己考试成绩差了才开始学习。这次也是,大四的事情那么多,我是等到发表前一个月才开始准备的。泡图书馆,混食品论坛,网上搜集,想尽各种办法查阅资料。答辩日那天,教室坐满了学生,因为这些评价都是要计入到个人最终的学分评定中去,所以大家都很积极认真的对待。每个人20分钟的演讲时间,有专人计时,然后10分钟左右的提问环节。当众演讲我倒不紧张,我就担心我卡在语言的不流畅上,一旦卡壳,我可能就紧张并影响下面的发挥了。好在我准备的还算充分,每天也对着空气练习一两遍。反正我自我感觉还是挺好的,嗨~我对自己要求还真低啊,哈哈。
      最后一座大山就是毕业综合考试了,3个小时的考试,涵盖了食品微生物、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学、食品加工、发酵工程等等几乎所有专业课知识。上次也说过,自己发愤图强了一段时间后,基础明显扎实了,再加上这次考试前的充分复习,成绩很令我满意。最后一学期,我的成绩不是A就是A+,算是给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吧。
      大学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啊!现在回忆起来都是满满的幸福。认识了世界,结交了朋友。很多同学一直到我回国工作后还有联络,直到“墙”越砌越高,有些通讯工具不“翻”不能用的时候,慢慢才联系少了。
      很庆幸自己的选择,虽然我不是一个优秀的人,但我身边不乏有很多优秀的人。还记得我前面提到过的那位学姐吗?她后来考上美国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她走后我续租了她的房子,在她的桌子上刻着一句话“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后来这句话和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一直是我的精神支柱,每当遇到困难和开始变得懒惰的时候,我脑中都会出现Chris说着这句话的画面。
      终于迎来了毕业。
      上午九点在学术报告大厅举行毕业典礼,即学位授予仪式。教授、毕业生、前辈、后辈、亲朋几乎挤满了这座大礼堂。一个月前教授就问我是否帮父母办理邀请签证,不过很遗憾,父母最终有事没能来。好在我还有许多小伙伴,从相识一直陪我走到了毕业,在此感谢你们,虽然我们仍然联系着。一系列讲话过后,是最重要的学位授予仪式,由各系的主任教授和校长一同授予。
      以前看过一部纪录片,讲的是美国西点军校为毕业生授予学位,颁发荣誉证书。当毕业的学员们一个个走上台,双手接过奖章并敬军礼的那一刻,觉得真是太酷了。我们的学位授予跟那个差不多,不过现在想起来,觉得那一天校长也是够累的。当我们系的教授走上台的时候,我开始有点紧张了,毕竟这么正式的场合还是第一次经历。“授予…”我还有点懵的时候,助理示意我走到校长前面,边走我还在边想,这么快叫我名字了,完全没听到啊。我面带微笑的站在校长面前,等他宣读完那一串我压根就没听进去的话(彼时脑子一片空白,完全没听到他在说什么),我深深地鞠躬,然后伸出双手接过学位证书,再将学位证放到左手上,再次伸出右手同校长握手,然后校长、系主任、我一起合影。说实话从上台到回到座位,期间那些行为流程我是怎么完成的,完全不知道。
      用现在的流行语就是“一脸懵逼的上去,一脸懵逼的回来”。
      哈!我毕业了!
      毕业典礼后,大家纷纷在草坪上各种拍照留念。食品专业的毕业生们首先和教授拍了张全家福,接下来就是自由拍照时间。
      我又一次成为了焦点,大家相识一场,于是三三两两找我合照,突然觉得我就像游乐场里的卡通伴玩,被人们拉住求合影。照完相我就回家了,因为实在是太累了。
      晚上是食品专业毕业生的一次散伙饭,真的是最后一次聚在一起了。喝酒不分国籍,人生也不分国籍,大家聊着毕业后的打算,有人在准备着去美国深造,有人早已签了大公司的合同,同学来跟我碰杯的时候,说的都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相见”,“以后去中国旅游你可要招待啊”之类的话,突然心里一阵伤感。其实我挺羡慕国内上大学的朋友,至少大家毕业后还有机会相聚。
      那晚我喝醉了,完全不记得怎么回的家。第二天接近中午的时候才醒,室友说是我同学搀我回来的,还给我准备了醒酒饮料。我坐在床上,靠在墙边,突然一阵孤独感,就是那种繁华过后的落寞感。在找工作前,先给自己一次放松吧,制定了一次小的独自旅行,说走就走,出发!期间,学长问我是否想跟他们几个一起出去旅行,我谢绝了。
      一个人上路,自在!
      本文作者:食品论坛网友mongyoo
      首发于食品论坛(bbs.foodmate.net)
    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客服服务热线
    0535-6730782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2008-2022 烟台富美特信息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79号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