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电话:0535-6730782
  • 微信公众平台
  • 个人求职客服
  • 企业招聘客服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热点 >90后求职“不差时间不差钱”?

    90后求职“不差时间不差钱”?

    来源:吉林工人报 时间:2013-07-25
    核心提示:面对史上最难就业环境,部分90后却比想象中“从容”,强调工作舒适度、注重自我感受,频频出现“未入职先想跳槽”“有业不就”等现象,认为年轻便是资本的他们,难道真是“不差时间不差钱”?
       “90后”如今已开始走出校园,“撞”进社会。新生代正在给职场和整个生活方式带来冲击,而人们也开始意识到,用统一的标签来定义这个鲜活生动的人群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面对史上最难就业环境,部分90后却比想象中“从容”,强调工作舒适度、注重自我感受,频频出现“未入职先想跳槽”“有业不就”等现象,认为年轻便是资本的他们,难道真是“不差时间不差钱”?
     
      “设计职业方向比设计马路更需要勇气”
     
      徐赛英拒绝被“标签化”,也许她有这个资本。
     
      尽管只有中专学历,凭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的专项金牌,徐赛英从一群名牌大学的本科生、硕士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上海市政设计院的一名设计员。
     
      但在人才济济的设计院,她并没有太多机会“露脸”。直到一次设计院参与竞标一个重大工程项目的道路规划,徐赛英毛遂自荐并出色完成了任务,得到了院领导的关注。
     
      “比起设计一条马路,设计自己的职业方向更需要勇气。”徐赛英表示,自己身边的很多同龄人都是“重理想胜过薪金”,只不过一些人还在不断摸索中,给人爱跳槽、不负责任的印象。
     
      上海某公司客户经理史正阳说,与“80后”相比,“90后”新职员的心态普遍更好。“成长在信息时代的他们早早就对这个社会有了一定了解,很清楚自己要什么。有的人工作特别努力,对薪资却没有过分要求。当然,忠诚度确实下降了,一有更好机会,他们通常不会留恋。”
     
      敢想敢做,“我喜欢、我做主”
     
      上海一家出版社的营销经理谢桦告诉记者,差点没被新招的几个“90后”气死。
     
      “我们在考虑如何包装图书,把书卖得更好,但这些新人的心思全不在此,想的都是今后怎样让电子阅读有更好的体验。想法虽好,但却自视甚高。”谢桦说。
     
      “我喜欢、我做主”“我有创意,就看你接不接受”,这些“90后”自我标榜的个性,用人单位也一时难辨好坏。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不可小视的信息获取能力,普遍出色的英语水平,这些都是我们团队需要的。”从事创意营销工作的史正阳表示,碰到一些年轻时尚的客户,“90后”员工仿佛有特异功能,能快速捕捉对方意图,迸发奇思妙想。
     
      员工有主见、很敢想,对设计、创意等部门来说是好事,但对靠“留人率”吃饭的人力资源部门来说,就是噩梦了。“跳槽没商量,说走就走了,弄得公司‘里外不是人’。”一家企业的HR表示很无奈。
     
      专家:尊重选择 但也要学会务实
     
      多位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职场人士表示,这两年招聘的新人多数更在意自我感受,对工作环境工作内容是否符合个人要求十分看重,而升迁与否以及薪金待遇则在他们心中位列其次。
     
      黑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鲁锐认为,90后毕业生观望与善变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求职满意度不够。宏观经济的下滑趋势让企业待遇整体下降,岗位总数锐减,再加之求职群体对工作内容与环境的“高要求”,所以当面对诸如工作环境、工作内容方面的微小“缺陷”时,便会激发跳槽心理。
     
      她表示,对90后职场新人的自我选择应当报以尊重,成长环境的优越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这一代人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但是在职业规划中,还需要更多务实的心态,频繁跳槽以及职业规划上的长期迷茫,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客服服务热线
    0535-6730782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2008-2022 烟台富美特信息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3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79号

    用微信扫一扫